• 去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超六点四万亿元 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快报显示,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4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04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 快报显示,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5382亿元、28427亿元、10154亿元、17640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4.7%、6.0%、6.2%、7.6%。与各级教育经费投入相比,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增幅最大。“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高等教育是一个重要抓手。从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情况来看,2023年全国幼儿园、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均比上年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8.
    2024-08-14
  • 促进财政支出更科学精细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1.预算以“零”为基点。与过去普遍采用的增量预算相比,零基预算在预算基础、内容、着重点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在预算基础上,零基预算以零为起点,增量预算以上一年度的决算数据为起点编制;在预算内容上,零基预算需要预测总量,而增量预算重点预测新增量;在预算着重点方面,零基预算着重于对预算项目本身的分析,增量预算着重于预算金额的增减分析。2.打破支出固化格局。“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需从制度建设、观念转变、能力提升等多方面入手,构建有利于零基预算实施的良好环境。”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说。3.多措并举推进改革。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积极探索零基预算改革。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
    2024-08-08
  • 两部门:做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发布2024年“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有关实施工作的通知。一、准确把握政策要点。 二、做好待遇保障工作(一)政策保障。选派到“三区”的支教教师,支教期间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支教期满后仍回原单位工作。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按月发放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以及购买意外保险等补助。(二)经费保障。受援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选派工作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年人均2万元标准共同分担,其中,西部省份由中央财政负担;中部省份由省级财政和中央财政按1:1比例分担;东部省份由省级财政自行负担。选派工作经费主要用于向选派教师发放工作补助、交通差旅费用及购买意外保险费等补助。中央财政应分担的选派工作经费采取据实结算的方式。其他教育阶段教师选派工作
    2024-08-07
  •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
    1.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二是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我们积极推进免试就近入学、划片规范入学、阳光监督入学,全国2895个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资助金额2.6万亿元、资助学生16.2亿人次。三是教育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2.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一是着力完善立德树人机制。
    2024-08-01
  • 财政支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总体看,1-6月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呈逐月回升态势。1-6月,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8万亿元。从监测情况看,基层“三保”支出是有保障的,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农林水等重点支出都得到了较好保障。近年来,财政部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持续优化财政政策供给,加强战略任务资金保障,强化财税制度支撑,深化国际财金合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4-07-31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前实现目标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改革成效显著
    国新办29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透露,截至今年6月,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42.5万件,权利人为企业的发明专利占比提升到72.8%,企业创新更加活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9件,提前实现国家“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国内有效注册商标量达4590.9万件,再创新高。有效赋能经济创新发展。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同比增长22.2%。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5.3万亿元,占GDP比重增至12.7%。今年前5个月,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达1800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17.7%。
    2024-07-30
  • 中国中央部门连续第14年公开部门决算
    财政部介绍,14年来,中央部门决算公开范围逐步扩大,公开内容不断丰富、细化,由最初的2张表格增加到现在的9张表格,同时公开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科目支出,还公开了“三公”经费、机关运行经费、项目绩效、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等信息。近年来,财政部还组织中央部门对本级项目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并加大自评结果抽查复核力度。今年随同中央决算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送的项目绩效自评表的数量增长到716个,比上年增加17个。财政部选择40个重点项目绩效评价报告,随同2023年中央决算报告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参阅,涉及资金规模约1490亿元(人民币,下同);涵盖科技、教育、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多个领域。另据上月底公布的《国务院关于2023年中央决算的报告》,2023年,中央本级支出38
    2024-07-25
  • 焦点访谈: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现在‘能上学’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上好学’却成为人民群众最大的期盼。面对当前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城镇挤、乡村弱这样一些难题,我们主要的举措是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我们将探索逐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办好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等。提高基础教育育人水平,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让不同禀赋、不同发展兴趣的学生多样化成才,同时更好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让终身学习资源更加丰富。”
    2024-07-24
  • 以教育力量助推老区发展——教育部对口支援江西省上犹县十周年纪实
    1.强化领导重统筹。部省共建赣州市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十年来,累计支持赣州市教育项目资金超109亿元,支持招聘“特岗计划”教师16173名、“三区人才支教计划”教师5438名,赣州稀有金属市域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2.教育发展提质效。十年来,教育部为上犹县投入、协调中央和省级教育普惠性项目资金等近40亿元;安排中央彩票资金1.53亿元,资助困难学子、教师1.7万人次。3.政产学研交汇融。围绕上犹县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需求,教育部协调厦门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10余家高校与上犹本地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开展科技转化、协同研发等工作,助力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4-07-24
  • 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4595亿元
    教育部7月22日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快报。快报显示,202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6459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0433亿元,比上年增长4.0%。
    2024-07-22
  • 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7月19日,教育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会议并讲话。 部党组成员,老部长,秘书局、机关各司局和驻部纪检监察组副司级以上干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会。
    2024-07-19
  • 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并答记者问
    7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布会上,怀进鹏部长就教育、科技、人才、创新等领域改革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具体内容一起来看—— ……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一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下一步,我们将优化高等教育布局,着力强化高校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加强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我们将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打造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加快布局建设高等研究院,推动高校和企业“双
    2024-07-19
  • 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机制
    1.坚持优先发展、优先保障,保持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持续巩固4%成果,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到实处。初步统计,2023年将首次超过5万亿元,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事业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2.坚持依法投入、依法增长,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动力机制、供给机制和推进机制,把法定增长要求落到实处。 3.坚持建章立制、构建体系,加快推进教育财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4%保发展、助改革、促公平、提质量的政策导向作用落到实处。
    2024-07-18
  • 预算绩效评价更加精细化
    今年以来,为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真正实现“花钱要问效”,各地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湖北财政部门今年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质效提升年”行动。安徽完善财政与审计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山西财政部门在2024年预算编制中,除财力性一般转移支付外,所有项目(包括基本支出项目)均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吉林财政部门对资金量较大、与部门核心职能直接相关、得分95分以上的项目进行抽查。……财政部还出台了《预算绩效评价业务委托合同管理操作指引(试行)》,适用于财政部门、预算部门以全权委托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业务有关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以及其他与合同相关事项的全过程管理。
    2024-07-16
  •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有效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生产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恢复,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0660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36530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349646亿元,增长4.6%。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二季度增长4.7%。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7%。
    2024-07-15
  • 畅通落地之路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连续5年稳步提高。《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2》显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从2018年的1.77万亿元提高到2022年的4.78万亿元,增长170%。1.制度松绑,激荡创新“源头活水”。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堵点在各地的改革实践中逐步打通,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得到极大激发,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形成突飞猛进之势。2.共同发力,科研产业跨界“联姻”。科技成果转化被业内形象地称为“联姻”。6种主要转化方式中,除了自行投资转化、向他人转让该科技成果外,许可他人使用该科技成果、以该科技成果作为合作条件与他人共同实施转化、以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折算股份或者出资比例实施转化、协商实施转化等转
    2024-07-11
  • 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人才迸发创新活力
    1.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基地建设、科研机构评估、“双一流”大学建设、学科评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院士增选等工作中,我国加强政策衔接,形成了系统化、一致性的评价导向,在全社会搭建起了适合人才成长的创新氛围。2.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在资金方面,政策同样给予青年科研人员有力支持。2021年,财政部发布关于《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提出基本科研业务费用于支持青年科研人员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年度预算的50%。同年,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试点设立“基础研究特区”。
    2024-07-09
  • 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绩效管理 深化改革拧紧预算“总开关”(财经眼)
    1.数字赋能,预算一体化形成管理闭环。据财政部相关司局统计,所有中央部门、预算单位已应用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业务。地方3000多个财政部门、60余万个预算单位已应用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初步实现了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衔接贯通,以及上下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的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 2.问效问责,用好预算绩效管理“紧箍咒”。事前,绩效评审有效挤出财政支出“水分”。事中,绩效监控“双预警”机制压实“过紧日子”要求。事后,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的问效问责。 3.归零归集,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资金配置。零基预算是改变以往年度按“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以零为基点的预算编制方法。国务院2021年制定出台
    2024-07-08
  • “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超93%分配给中西部地区(新数据 新看点)
    “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分配给中西部地区的比例超过93%,2023年安排中西部省份资金达60.7亿元。……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把中西部教育置于全国教育总体格局中优先谋划。2023年,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各地学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速,校舍面积、设施设备配备达标率显著提高。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稳步提升,小学年生均达720元,初中年生均达940元。
    2024-07-08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政府采购领域“整顿市场秩序、建设法规体系、促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了3方面9项重点任务。一是整顿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监管手段,升级改造中央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建立健全信用管理机制,加强政府采购协同监管二是建设法规体系,服务统一市场。积极推动政府采购法修改,推动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协调统一,提高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逐步构建覆盖需求管理、信息公开、采购方式、合同履约、救济机制等系统完备、操作规范、运行高效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三是促进产业发展,落实国家战略。
    202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