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政筹集74.4亿元建设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23年,山东省启动实施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财政加大投入力度,筹集资金74.4亿元,比上年增加3.8亿元,推进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及政策加快落地实施。
2023-06-30
江苏:民办高校每年要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学生
近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和江苏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优化民办高校收费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严格落实学生资助政策,除政府给予的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外,民办高校每年要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不少于5%的资金用于奖励和资助学生。
2023-06-29
解题“城乡教育一体化”——河北省邯郸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回访记
记者来到邯郸,实地探访这座千年古城如何解题“城乡教育一体化”。1.用心用力建好百姓家门口学校:从2020年到2022年,邯郸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以9%的增长速度,每年均超过百亿元。新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93所;在全省率先实施主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牵住“牛鼻子”,补齐“最短板”。3.一根网线激活城乡教育“神经末梢”。
2023-06-29
以牵头校带动薄弱校,湖北宜都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划入12个教联体 城乡手拉手共享好资源
为做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去年起,湖北省宜都市推行教联体模式探索,将全市71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划入12个教联体,每个教联体内城乡学校人事管理、经费管理、教学管理、资源配置、考核评价全部统一。共测共评,激励城乡共同发展:2023年,宜都市教育局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入180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其中1500万元投入乡村学校。政策支持则包括,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不仅每个月能获得1200至1400元的乡镇工作补贴,在职称评定、评奖评优、提拔任用等方面均能享受一定倾斜。
2023-06-27
新建学校、增加学位、引进师资,河南郑州——家门口的好学校更多了(解码·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年来,河南郑州部分地区人口规模持续增大,如何确保每个孩子有学上、在家门口上好学?郑州新建学校、增加学位、引进师资,统筹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更好满足公众的期待。为了“确保配套规划的学校与居住区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郑州严格执行《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预留足够的学校建设用地,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增加提供保障。2023年,郑州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学校安排21所,增加学位2.8万个,安排投入使用中小学22所。2021至2022年间,郑州市新建、改扩建学校58所,投入使用中小学75所,新增学位9.37万个,其中小学学位6.86万个,初中学位2.51万个。
2023-06-20
宁夏汇聚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加快推进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力推动全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1.统筹谋划、周密部署,明确发展方向。2.主动融入、协同联动,创新发展路径:瞄准宁夏“三区”建设重大需求和“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发展,每年投入2亿元专项经费,支持高校集中资源建设20个优势特色学科。3.改革创新、精准施策,完善发展机制。4.突出内涵、狠抓落实,提升发展质量。
2023-06-12
甘肃省优化资金结构支持高校高质量发展
甘肃修订完善《甘肃省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调整优化省级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出结构,着力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支持甘肃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从今年起,甘肃省属高校可从省级高校改革发展资金中按不超过当年学校获取专项资金总额度40%的比例申请资金用于基本建设,补齐高校基础设施短板。
2023-06-11
山东济南:多部门合作做好学生近视防控
济南市教育局表示,济南目前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共有140多万人。2021年以来,当地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包括提升改造1万余间教室的照明条件。
2023-06-07
广东省坚持精准资助努力做好资助育人工作
广东省不断健全“奖、助、贷、勤、补、免、减”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1.加强制度设计,完善政策体系。2.优先保障资金,落实精准资助:2022年,全省统筹各级财政投入学生资助资金约70.6亿元,资助学生约366.2万人次。3.强化监督检查,狠抓政策落实。4.坚持立德树人,推进资助育人。
2023-06-06
广西“三个聚焦”加快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
广西壮族自治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努力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1.聚焦补齐短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任务纳入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核评价,每年统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补助资金。2.聚焦促进公平,扩大优质资源供给。3.聚焦提升质量,推进信息化教学应用。
2023-06-02
更开朗、更自信、更阳光——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子女现状素描
贵州省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为满足适龄搬迁家庭子女的就学需求,贵州省在充分统筹共享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周边原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累计投入资金181亿余元,改扩建安置点配套学校669所,新增学位43万余个,实现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教育配套全覆盖。
2023-05-31
湖南江华实现乡村学校教研地域和人员全覆盖—— 优质教研补上乡村校短板
近3年来,获省级以上教育科研成果奖42项,其中县域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教育”探索与实践等10余项教科研工作在省级以上相关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这是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给出的教研答卷。 位于湘桂粤三省区交界处,经济欠发达,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教师素质等远不如大城市,江华是如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
2023-05-27
广西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残疾儿童救助实现0—17岁全覆盖
广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9.9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巩固特殊教育发展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保障力度。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方面,广西将人均救助标准从1.2万元提高到2万元,将救助费用与医疗保险等补贴费用整合衔接,形成保障合力。
2023-05-27
浙江台州创新机制推动教育优先发展 县委书记专项述教 撬动地方重教兴教
为撬动地方政府重教兴教,去年底,台州市委创新县(市、区)委书记述教机制。……根据专项述职情况,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各县(市、区)制定2023年工作清单,实行月度排名、年终专项述职。遇到一些地方进度不及预期,市里会下发督办单。……台州市将专项述职以15分的分值首次纳入市委对县(市、区)党建工作考核。对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教育分值也由25分提高到37分。最新数据显示,全市新增学位3.3万个,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10.45%,提高了4.41个百分点。
2023-05-17
从“帮扶一校”到“助推一地”对口支援助力新疆职教高质量发展
1.深化组团帮扶,加强内涵建设。 2.聚焦产业发展,加快专业建设。 3.助力学校建设,整体面貌换新颜。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江苏省援建了霍城县、伊宁县、新源县、农四师、农七师等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实训基地,受援的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获评第二批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江苏省投入1.6亿元建成克孜勒苏职业技术学院、阿图什市职业技术学校,实现克州高等职业教育零的突破。
2023-05-16
四川省宜宾市坚持“三个导向”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1.以服务为导向,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将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纳入《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近5年来新建改扩建公办园313所,推进建设“幸福宜宾”城乡基础教育提升工程,其中幼儿园项目87个,投资16.24亿元,进一步为学前教育发展夯实条件保障。 2.以专业为导向,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乡村教师关爱行动,定期慰问优秀和困难乡村教师,其中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每月为乡村幼儿教师发放400-1200元/人的生活补助,不断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3. 以优质为导向,促进保育教育质量提升。
2023-05-16
甘肃:将每年选派百名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
近日,甘肃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教师“入企入园”行动方案》。《方案》明确,今年起,甘肃省将每年组织高校选派100名左右青年博士教师开展“入企入园”行动,赴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进行实践。《方案》鼓励派出高校及教师与接收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在当地企业成功转化的,可按照有关规定提取技术转让所得收益;对入驻实践博士教师从高等学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中取得的股权形式奖励、现金奖励,以及作为员工从任职受雇企业取得的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等奖励所得,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依法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2023-05-15
让经费更好为创新服务——四川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纪实
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四川省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包干制”试点,如何除旧布新?从2021年起,一项旨在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权和使用自主权等,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的改革,在四川稳步推进——在7所高校,对2020年度及2021年度立项的“四川省科技计划应用基础研究自由探索类项目”“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自由探索型项目”开展为期2年的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包干’后更能让科研经费用在‘刀刃’上。”天府峨眉计划入选者、成都理工大学教授郎咸国说,在“包干制”探索下,科研项目管理更加轻松有序,科研人员有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未来,通过科研人员经费管理职责,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使用权,一定能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经费更好地为创造性活动服
2023-05-10
预付资金可“一笔一清、一课一释” 深圳福田用数字人民币解培训“预付之忧”
从2022年5月起,福田区教育局联合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市分行行等,率先开展“数币赋能预付无忧”试点项目。该项目借助数字人民币可加载智能合约、实现支付定制化的技术优势,为教育培训行业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预付服务,更好地保障培训机构和学生的权益。…… 福田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技术具有不可篡改等特征,给消费者提供了预付资金安全保障,能降低预付费的风险。根据智能合约技术,消费者使用数字人民币预缴费后,预付资金将被“冻结”在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中。预付资金可按照上课次数等不同的核销方式,实现“一笔一清、一课一释”。家长和学生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支付,直接进行教育培训费用的预付,避免了对课程费用的烦琐管理。
2023-05-10
广西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 全年提供不少于80万个就业岗位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介绍,为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广西实施2023年高校毕业生“留桂就业计划”。对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给予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高定工资等政策支持。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