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不孤独——山东公办孤独症学校走访见闻
在山东省唯一一所专门招收孤独症儿童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玩”是学生每天早上到校后上的第一节课。2017年,青岛坚持特殊教育“特事特办”,投资3000多万元在观象山北麓建设这一学校,占地11亩,并对孤独症学生按不低于当地普通学生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2倍安排公用经费。目前,学校有学龄前至小学5年级学生83人,均为中重度孤独症患者;教职工47人。近年来,已争取省发改委专项项目资金1.12亿元,支持25所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全面优化普通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建成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988个,实现5人以上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全覆盖;为基层特教学校教职工编制落实落地、配齐配足教师畅通渠道,2021年至2023年新增特殊教育教师4530人。
2024-04-02
湖南省“五维发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1.高位统筹强化“一体建设”。省重点民生实事连续两年安排职业教育项目,并将18所行业部门主管的高职学校调整为由省教育厅管理。有关省直部门联合出台差异化生均拨款、岗位设置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等保障制度。 2.优化布局促进“供需匹配”。二是促进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匹配。支持6个城市在产业园区配套建设职教园区,其中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累计投资220亿元,9所院校入驻,在校生11万余人。项目驱动打造“楚怡品牌”二是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统筹中央及省财政资金24.8亿元,实施楚怡中职学校改扩建、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等项目,稳步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不断缩小校际与城乡差距。
2024-03-27
山东省优化布局 扩优提质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每年开展城镇学位供给预警,科学安排新增学校建设,2023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45所,新增学位48万个,保障183万名适龄儿童顺利入学。针对乡村办学条件短板,近3年全省共完成投资215亿元,面向乡村学校实施薄弱环节改善项目9239个,切实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能力。 坚持五育并举,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创新”发展。一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重点评价学校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安全管理、社会满意度等情况,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二是创新全环境立德树人机制。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2024-03-26
中国多地推动保障中小学生享受舒心午休
凤仪街道中心小学位于正安县城乡接合部,目前有学生2153人。校长余勇说,考虑到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中午不方便回家休息,2023年11月以来,该校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试点推行“舒心午休”项目,投入38万余元购买了480套“可躺式”课桌椅,方便学生在校午休。 记者采访发现,类似的场景,已在中国多地中小学出现,越来越多学生得以享受优质午休。在东部沿海的浙江省,2023年5月,杭州市钱塘区就投入专项经费570万元,帮助当地46所学校5.7万名学生实现午休“躺睡”。杭州建德市2023年由市、乡镇街道两级财政投入600余万元,升级改造午睡空间100余个,帮助全市3.4万余名中小学生实现午休“躺睡”。?在江西,省政府将“开展‘可躺式’课桌椅进校园试点”纳入20
2024-03-22
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新区落地
雄安新区持续加大资源投入,细化实化政策措施,疏解人员保障得到全面加强。在疏解人员子女就学方面,雄安新区高标准布局优质教育资源,按照5分钟到幼儿园、10分钟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的标准,科学布局新建片区学校,目前已新开办41所学校,初中和高中学段教师中研究生占比达到80%以上。疏解人员子女在就读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雄安新区优先保障到北京市援建的学校就学,无居住证和落户限制要求;在普通高中阶段,按照与原就读普通高中等级相当的原则统筹安排入学,随申请、随办理。
2024-03-21
集美大学变革科研管理机制和评价方式—— “松绑”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2023年,集美大学新增科研经费3亿元,连续4年稳步增长;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取得新突破。改革管理制度,让科研经费用好用活。学校明确,对于承担国家重大(点)科研计划的科研团队,以及科研经费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科研团队,可配备科研财务助理,由他们为课题组提供专业化服务。打破“论资排辈”,实施职称评聘改革。学校提出,申报项目时,突出能力、实绩、价值、贡献的人才评价导向,打破以往过于偏重学历、论文、资历、人才头衔、荣誉称号等评价倾向。在职称评聘上,学校也坚持这一导向建立科研创新平台,服务重点战略任务。学校明确:“科技成果转化净收益不超过300万元的,科技成果研发人员可以分配其中的85%;超过300万元的,科技成果研发人员可以分配其中的90%。”也就是说,科研成果
2024-03-19
云南省加快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突出“强责任”,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三是落实经费保障。强化激励撬动,省委、省政府每年投入基础教育综合奖补资金20亿元,引导各地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视过程扶持,对在2025年及以前主动申请接受国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提前给予1000万元的奖补支持。突出“标准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二是改善硬件条件。“十三五”以来先后投入各类资金400多亿元……突出“抓基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三是强化待遇保障。教育联合财政、人社等部门督促各地不得在执行中变通压减“三保”支出,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差别化政策实现原集中连片特困县全覆盖,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500
2024-03-19
辽宁下达7.7亿资金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年,辽宁省批复下达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省以上补助资金7.7亿元……补助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改善影响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资金将因地制宜加强学校教室、宿舍和食堂等设施建设,配齐洗浴、饮水等学生生活必需的设施设备。改善学校寄宿条件,重点满足偏远地区学生和留守儿童的寄宿需求。完善教育配套设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保障教育教学需要。二是支持新建、改扩建必要的义务教育学校,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巩固消除“大班额”成果。三是支持学校网络设施设备和“三个课堂”建设,配备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所需必要设施设备,建设必要的体育、美育场地和劳动教育场所,改善校园文化环境,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能力。近年来,辽宁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落实
2024-03-18
河南省聚焦“四力”建设 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强化载体建设,汇聚“创新力”。2.注重项目带动,激发“内生力”。3.鼓励高校探索,增强“突破力”。省财政投入1568万元用于支持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未来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等,引导高校积极探索育人模式改革,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突破提升。
2024-03-12
2023年云南投入超61亿元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85万人次
2023年云南省投入本专科学生资助资金61.68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85万人次……据统计,2023年,全省投入本专科学生资助资金61.68亿元,资助学生85万人次。其中,国家助学金10.57亿元,资助学生32.03万人,占在校生28%;国家助学贷款41.98亿元,资助学生34.91万人,占在校生30%。2024年,中央财政提前下达云南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专项补助经费达17.54亿元,主要用于发放高校学生国家奖助学金、服兵役大学生学费补偿和减免等国家资助项目。
2024-03-09
复旦大学发挥综合性高校优势 持续做好定点帮扶工作
1.强化统筹谋划,增强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力。 2.发挥学科优势,增强乡村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 3.聚焦教育医疗,增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驱动力。发动校友、附属单位、社会力量等募集资金,提升当地教学条件,开展奖教助学。成体系推进医疗健康帮扶,依托附属医院资源,构建“基层医学人才培养”“专家工作站”“互联网+医疗服务网”“专项基金支持”“人员派遣和设备物资捐赠”五维立体健康扶贫平台,帮助永平县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4-03-04
打造加快教育强省建设的四川路径
四川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设教育强省,关键在投入、重点在保障。要认真落实教育支出责任和教育经费增长法定要求,巩固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落实“两个只增不减”。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统筹协调机制,巩固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是建设教育强省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省的根本要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使命。四川以“三个有组织”为抓手,着力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聚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高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全省近90%。要聚焦区域发展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深化“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24-02-26
上海开启新一轮高质量幼儿园建设 130余所幼儿园列入其中
2023年7月,上海印发《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实施意见》……实施高质量幼儿园建设以来,全市首批98所幼儿园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在130余所幼儿园被列入新一轮高质量幼儿园建设计划的同时,上海将继续在人口导入区、聚居区新建改扩建30所幼儿园,加大普惠园覆盖率和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大力开设托班服务,计划增加不少于7000个社区托育托额,不少于3000个公办园托班托额,力争托幼一体园占比不低于80%,社区托育“宝宝屋”街镇覆盖率不低于80%,并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不少于12次的免费照护服务和免费科学育儿指导服务。
2024-02-25
武汉发布促科技成果转化“二十条”
湖北省武汉市近日发布《武汉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在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转化激励方面。《措施》将授予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国有企业、具有科研活动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成果完成人(团队)权属比例不低于70%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赋予科研人员不低于10年的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单位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本单位。
2024-02-23
湖北远安优化城乡学位布局,发展绿色生本教育——打造教育优质均衡的山区标杆
近3年来,远安县还投入2740万元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各类功能室配备,为27所中小学幼儿园打造‘清凉教室’,安装空调923台;大力实施‘营养午餐’工程,通过‘中央厨房+微厨’模式,为城区小学走读生提供营养午餐;按照乡镇中小学学生100人以内每年10万元、100—200人每年8万元、200—300人每年5万元3个梯次给予乡镇学校运转经费补贴等,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远安县引进各类对口人才,提高招聘教师学历层次、专业对口率、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占比,配强师资力量。通过实施“橄榄型阶梯式教师全员发展”“3X时光成长计划”“教师教育情怀培育”“党员教师‘四加’‘三亮’‘一评’”“教师关爱”和“校园长(未来校园长)领导力提升”六大行动,全面提升师资水平……特别是202
2024-02-21
持续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广东今明两年拟新增13万公办普高学位
本报广州2月18日讯(通讯员 黄伟 记者 刘盾)今天,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孔军在会上表示,广东以高质量教育把人口红利转化为创新红利、发展红利。2023年,广东新增61万个公办基础教育学位。广东加快推进公办优质学位建设,今明两年计划新增13万个公办学前教育学位、80万个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3万个公办普通高中学位。
2024-02-19
山东推进高质量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深化招考改革 扭转“唯学历”用人导向
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近日,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工作的若干措施》,从深化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改革、学校评价改革、教师评价改革、学生评价改革、用人评价改革及强化组织实施6个方面提出25条举措,推动全省教育评价改革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02-17
云南省级财政科技基础研究投入增长率全国居首
央广网昆明2月8日消息(记者 魏文青)2月7日,云南科技工作会议在昆明召开。会议总结了2023年云南省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果。2023年,云南省在科技创新领域聚焦16个方面65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显著进展,科技创新亮点频现。全省全社会研发经费达313.53亿元,位列全国第19位,省级财政科技经费基础研究投入增长率居全国首位。
2024-02-08
贵州:优质园“一对一”指导普及普惠创建县
贵州省教育厅印发《贵州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全覆盖指导工作方案》。《方案》明确,按照“夯基础、补短板、强保障、提质量”工作思路,以“优质园+优质集团园+创建县”方式,选派14所优质幼儿园及所在管理集团,对14个普及普惠创建县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各创建县对标对表查找问题,整体提升县域学前教育水平,确保普及普惠水平、政府保障、保教质量全部达标。……据悉,2023年,贵州省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增学前教育学位3.3万个,完成新建、改(扩)建公益普惠性幼儿园292所,全省各类示范幼儿园达3200余所。
2024-02-04
北京推动高质量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该条例将于2024年3月1日起施行,为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高质量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法制保障。……明确创新主体和创新活动支持措施。条例规定扩大高校、科研机构在经费使用等方面的自主权,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对创新活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监管机制。
2024-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