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筑大平台 汇聚大团队 承担大项目 产出大成果 中国民航大学创新“有组织科研”管理模式
    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卡脖子”问题,不能仅靠科研人员“单打独斗”。中国民航大学依托学科优势,按照“需求导向、开放流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原则,创新有组织科研管理模式,最大限度优化资源配置,有力推动了科研成果产出。创建科技创新研究院。科研成果的高效产出,得益于学校推行的有组织科研创新模式。学校成立了科技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科创院),推进重大工程问题攻关。打造科研育人体系。学校探索建立“院—院”协同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科研育人不仅体现在科研平台、科研资源的共享中,更体现在科技成果转化的扶植过程中。近三年来,科技园孵化68个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2023年起,科技园与中国民航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开展产教融合研
    2024-05-29
  • 加大财政投入 更新设施设备 提升办园质量 贵州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5%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共投入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48.1亿元,省级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资金增加到每年5000万元。同时,对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规划县给予40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对提前申报县给予5000万元资金支持,目前贵州共有14个县被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十三五”以来,贵州全省共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幼儿园300所,解决了近4.5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适龄儿童入园需求;2016年,贵州启动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省、市(州)、县三级财政累计投入补助资金36.34亿元,累计惠及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儿童609.57万人次,实现了全省农村学前教育全覆盖。
    2024-05-27
  • 锻造高质量“工匠之师”—— 河南聚力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观察
    河南近年来主动思变、主动破局,聚焦培育“双师型”教师,以精准施策为引领,打造高质量“工匠之师”队伍,为培养更多具备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1.“五级”联动、“双元”培训助力“双师”成长。河南省教育厅职成教处副处长任远说,中央和省级财政每年投入近1.5亿元……年培训职业院校教师1.8万人次。省级财政先后投入4.2亿元,依托45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连续7年开展大规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2.校企交流、专兼结合优化“双师”结构。河南省依托相关企业资源,先后遴选建设50余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其中3家企业入选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累计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3.经费支持、制度建构激发“双师”活力。河南
    2024-05-22
  • 新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
    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负责同志围绕“以高质量发展新成效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介绍了相关情况。1.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平均每102个幼儿拥有1所幼儿园,每783个小学生拥有1所小学,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8.25%。南疆城乡从幼儿园到高中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
    2024-05-22
  • 化“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解读
    近日,《广州市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它是广州科技成果转化“1+N”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文件。1.打通转化堵点、难点。2.鼓励多方赋能。鼓励在穗企业积极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颠覆性技术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奖项目等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对实现落地转化的项目,按“补改投”方式最高给予1000万元支持。3.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措施》对科技成果转化链条的各个环节都有比较周到的考虑,对高校、院所、医院、企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各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都给予了支持和鼓励。这有助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此外,《若干措施》还明确,在穗高校院所、医疗机构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视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2024-05-21
  • 甘肃:免费营养餐为150余万农村学生强身壮志
    为提升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国家于2011年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从2012年开始,甘肃逐步将原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和原28个非连片特困县纳入实施范围,向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免费营养餐。近年来,甘肃大力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中小学食堂新建、改扩建,学校自主供应营养均衡的多元化餐食。截至2023年底,全省学校食堂供餐率达96.57%。“如今,运行经费由区财政承担,每生每天5元的食材补助,营养更均衡地吃到了孩子们的嘴里,还减轻了学生的家庭负担。”崆峒区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职督学刘小勇说。目前,甘肃已实现营养改善计划农村地区全覆盖,惠及8097所学校的152.8万名学生。
    2024-05-20
  • 青海省多点发力推动特殊教育发展
    1.加强规划设计,坚持统筹协调推进。2.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保障体系。落实资金支持,2014年以来,累计投入1.13亿元……“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实施以来,省财政累计支出1.34亿元,年均6700万元。将特殊教育纳入教育资助范围,省级财政年均下达3000万元,落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政策,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年生均公用经费6000元,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重度残疾学生送教上门每生每年6000元。3.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综合素质。4.健全治理体系,规范特殊教育管理。5.聚焦融合发展,推动教育质量提升。
    2024-05-20
  • 积极构建协同创新机制 上海15所高校试点科技成果转化改革
    上海市教委主任周亚明介绍,近年来,上海持续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不少高校基础研究成果获得转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年度合同额达到100亿元左右。同时,上海布局建有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大零号湾”“环上大科技园”等环高校创新集聚区已初见成效。近期,上海市教委正在积极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科技园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推动大学科研创新体系变革,推动环高校创新集聚区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爆点”。
    2024-05-18
  • 宁夏18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生活补助
    从今年春季学期起,宁夏回族自治区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寄宿生和非寄宿生每生每年分别提高250元和125元,全区约有18万名学生受益,受助资金约1.5亿元。根据财政部、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关于下达2024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据宁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测算,仅此一项资助,2024年全区约有18万名学生受益,其中小学生11万多名、初中生近7万名;受助资金约1.5亿元,由国家和自治区财政按照5:5共同承担。据宁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计,2012年以来,全区已累计发放超13亿元城乡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159多万人次学生获得这项国家资助。
    2024-05-17
  • 贵州:守护育幼底线 以政府善为、园所善治、部门善行、教师善美铸就教育基点
    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周进用一组数据展现了贵州学前教育取得的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共投入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148.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02.7亿元,省级45.4亿元。省级学前教育内涵发展资金增加到5000万元/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县建立了不低于600元/生/年的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制度。并对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规划县给予40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对提前申报县给予5000万元资金支持,目前贵州有14个县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十三五”以来,新建、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幼儿园300所,解决了近4.5万名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适龄儿童入园需求。
    2024-05-16
  • 山东科大成立技术转移研究院,组建“技术经纪人”等专业队伍——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带到了“生...
    1.强保障,明确政策激励导向。山东科大出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办法》等制度,打通绩效奖励、岗位晋升、考核聘任通道;强化应用导向,建立科研成果、技术服务与企业对接机制,组建技术转移研究院和10多个地市技术转移中心。2.建队伍,推动成果与需求“双向奔赴”。该校搭建“学校—学院—转化人”三级技术经纪人体系,组建“技术经纪人”“转化专员”“科技特派员”等成果转化工作队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3.搭平台,拓宽成果转化渠道。山东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说,近3年,学校有300多名教师提交了创新创业申请,有近400项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转化合同额超过1.5亿元,纸上的科技成果“活”了起来。
    2024-05-16
  • 湖南临澧县在办园条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发力 让更多孩子享受普惠学前教育(让老百姓过上更好...
    1.重普惠——大力增加公办园学位临澧县近年来连续实施了3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9年时间内,该县投入1.52亿元,新建公办园25所,改扩建幼儿园19所,增加公办园学位6000余个,实现了公办学位的充分供给。教学质量要升级,提升教师能力势在必行。 2.提质量——新理念助力学前教育发展通过“国培计划”。临澧县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临澧县去年组织了幼小衔接工作坊,县城区27名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等100余人参与培训。 3.促转型——民办园积极发展托育服务
    2024-05-13
  • 天津将推动优质学校与京冀共建教育教学联合体
    天津市教育系统加强与京冀教育部门对接合作,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签署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五年总体框架协议、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工作对接、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等六项机制,形成目标同向、政策协调、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同发展工作格局。此外,配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重要进展,天津市教育部门引导高校主动融入京津冀重大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举办“校企紧握手”系列对接会,承接京冀技术开发项目1225项,总金额约15.58亿元(其中,北京1184项,金额15.03亿元;河北71项,金额0.55亿元)。天津17所职业院校为京冀和雄安新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培训2.17万人次。
    2024-05-11
  • 武汉大学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交叉融合——厚植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成长沃土
    近年来,武汉大学以体制机制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为重点,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丰富选鉴方式、创新培养模式、促进交叉融合,积极培育创新文化、科学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浓厚氛围,努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创新”是一个关键词。武汉大学将“科研训练”纳入基础学科专业学生培养方案,设置4个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课程,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评选“研究生学术创新奖”,激励学术创新,已有2860余名研究生获奖。
    2024-05-08
  • 强化供给 优化服务 吉林十项行动促大学生就业创业
    吉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措施》。《措施》针对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留吉回吉来吉就业创业,推出“乐业吉林”援助行动、“筑梦吉林”引航行动、“唱响吉林”扶持行动等10项行动共30条具体措施。为优化就业服务,《措施》提出完善县(市、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服务功能,发挥留吉就业“蓄水池”作用,吸纳本地户籍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入驻。入驻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两年。对两年后难以实现就业的,按相关规定予以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全省就业创业实训中心每年计划吸纳8000人,给予入驻高校毕业生每人每月补助1500元。
    2024-05-06
  • 广州:两亿经费助基础研究“一臂之力”
    4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科技局在其官网集中发布了8个专题项目申报指南,涵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社会发展、农业农村、卫生健康以及科普活动等领域。记者了解到,本批次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预计达4.7亿元。基础研究计划经费总投入近2亿元,占比超40%,涉及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市校(院)企联合资助共2个专题。近年来,广州市科技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不断优化科技攻关的组织方式,创新支持方式。本次申报指南中,重点研发计划有4个专题涉及技术攻关,广州市财政科技经费总投入预计达2.5亿元,占本批次支持额度的53%。
    2024-04-18
  •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开放合作创新高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15日介绍,2023年,广西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经费统筹力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职业教育经费支出124.51亿元(快报数),比上年增长7.2%,高于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2.3个百分点。据介绍,2023年,广西获中央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达13.18亿元,排名居全国第六位,比上年增加5390万元,比上年增加4.26%。自治区本级设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安排5.64亿元支持全区职业教育建设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高职生均拨款制度,自治区财政下达市县高职学校生均奖补资金1.3亿元;并对2022年度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的北海市、贵港市、河池市给予每市1000万元的激励支持,推动当地职业教育发展。
    2024-04-15
  • “精算”需求、做实保障,破学位紧张难题——“一位难求”的合肥之解
    这似乎是大城市的“通病”:随着经济发展,人口迅速聚集、适龄儿童持续增加,导致热点区域基础教育资源跟不上需求增长,学位供需矛盾突出。1.建立动态模型,“精算”学位需求。选取过去10年的幼儿园毕业生人数和一年级新生人数,研究出一个多项式模型。市教育局根据预测学位数与现有学位数算出空缺学位数,把城区学校按照需求紧张程度分红、黄、绿三色标注在地图上,红点密布之处即为学位需求旺盛区域。 2.确定预警学校,“一校一策”设计规划方案。3.把“纸上蓝图”变成“地上实景”。财政保障是关键。合肥市迅速修订《市级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重点保障解决学位紧张区域项目建设,对学位供给任务较重的,在项目资金和经费安排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出台《2023—2030年加大财政教育
    2024-04-13
  • 山西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首破900亿元
    2023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首次突破9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近年来,山西省在财政收入增长有限、财政支出持续紧平衡的情况下,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保持稳步扩大的节奏,各级财政对教育投入只增不减,并保持了较高的支出强度。2020年至2023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首次突破700亿元,2021年突破750亿元,2022年突破800亿元,2023年突破900亿元。其中,2022年同口径增长10.33%……科学谋划做好2024年财政教育投入工作,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支持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04-11
  • 《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5月1日起施行 为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记者从四川省教育厅获悉,日前《四川省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1.《条例》明确职业教育方向、地位和体系。 2.营造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氛围。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明确从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加强办学保障;从教职工配备、教师培养、兼职教师聘用、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等方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教材课程开发、数字化建设、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深度合作。学校校企合作收入可参与绩效分配; 4.规范职业教育机构管理和办学。5.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