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搜: 教育经费统计 学生补助 政策 审计整改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动 态  >  战线联播  >  中央高校 > 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建新时代“四维驱动”资助育人新模式
来源:教育部官网

发布日期:2019-01-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将资助工作落脚到人才培养上,将“立德树人”切实融入学生资助工作,是新时代资助工作者必须回应的时代之问。十年前,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提出物质支持与素质支持并举的“双线资助”模式。十八大以来,学校立足公平精准“一个基础”,抓住困难学生的人格养成、素质培育、精神追求“三个关键”,探索创建了“四维驱动”资助育人新模式。

一、开展精准资助,确保工作公平准确

困难生认定一直是制约资助工作科学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学校早在2007年就构建了“信息采集—量化测评—民主评议—实地走访”的“四段一体”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2017年,学校在原有二维“量化测评模型”基础上,采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三维的“智能动态认定模型”。该模型能同时承载10万人的申请与认定,不仅可在3秒钟内划分困难等级,还能根据学生日常消费情况动态调整其资助类别,认定准确率高达99%。为实现资助款的精准分配,学校启动上学成本测算,根据现有的11个学费标准,划分了14个资助等级,尽可能满足又不超出每个学生需求,引领全国困难生认定工作向精准化又迈出了重大一步。

二、开展人文资助,培育学生感恩意识与完善人格

资助工作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需求,引领他们完善人格、向美而行。学校打造“微心愿”助学平台,引导受助学生“知恩于心”。学生通过平台提出心愿,爱心人士可在网上认领,一对一地满足困难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使其切实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温暖与关怀,有效激发其勤学修德、笃实感恩的意识和情怀。学校成立“红烛志愿者协会”,引导受助学生“感恩于行”。23年来,学校6万余名贫寒学子,以“桃李不言”的师者情怀和“兼济天下”的赤子之心,如行者般,从白山黑水到中原大地、从西北大漠到青藏高原,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122个支教助学基地,数以十万计的农民工家庭子女和残障儿童得到助学帮扶。代代传承的红烛精神,让其从“受助者”,变成了主动传递爱心、担当社会责任的“助人者”。

三、开展素质资助,培育学生发展性能力

资助工作要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着力培养困难学生发展性能力。学校搭建“就业齐飞”平台。实施“UGEM结对助学计划”,学校、政府、企业、媒体四方协同联动,提高学生职业发展竞争力,使困难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100%。搭建“励志书院”平台。将“书院制”引入资助育人体系,投入600余平米专用场地、300余万专项经费,开设意识觉醒、案例示范、共同成长等系统性励志课程,选树励志典型,为学生补精神的“钙”,着力解决“志短”的问题。

四、开展信仰资助,培育学生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资助育人就是要在党的旗帜下培养更多具有奠定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坚持理论学习先行。组织全体受助学生加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习研究会”,开展“红色经典诵读会”“学‘习’大讲堂”等活动,学习马列经典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抓住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环节。坚持每年投入近百万经费,组织开展“红色体验行”“祖国建设成就体验行”,带领受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洗礼,唤醒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情感归属和认同。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勤工助学服务团等组织成立临时党支部,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多年来,学校始终高势位、大力度推进资助工作,2006年就成立了独立的、正处级建制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10个编制,并在每个学院配备资助专员,坚持资助工作与思想教育、就业创业、团的工作等协调互动、齐头并进,营造了“大资助”“大思政”育人格局。学校始终坚持“理论先行”,资助团队先后承担了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发表CSSCI级论文30余篇,出版相关著作7部。学校校级最高荣誉“东师奖章”中70%是受助学生,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等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