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 题  >  乡村振兴  >  战线联播 > 正文
乡村振兴 教育点睛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浙江美好乡村教育实践(上)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日期:2021-12-20

■教改先锋重大典型报道

浙东的稻蓬村,渔民朱苏芬在浙江海洋大学教授的帮助下科技养殖梭子蟹,一年挣了12万元。

浙南的杨家堂村,松阳县职业中专的学生修缮百年老屋,中国古村落变身为“网红打卡地”。

浙西的七里乡,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培训了一批农村经营者,百余家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

浙北的余村,天荒坪小学的学生在给游人讲解“两山”历史,述说着安吉绿水青山的动人故事。

……

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6年荣膺全国各省区第一,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最快、乡村经济最活、乡村环境最美、农民生活最优、城乡区域最协调的省份之一。

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的时代篇章中,教育人行走在田间山头、江海湖泊,将智慧扎根土地,用行动筑梦未来。

一卷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山河图,教育提笔,人才点睛,浓墨重彩。

做乡村产业振兴的“排头兵”——

村里来了科技特派员

永嘉县界坑乡黄岙头村,曾是个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的欠发达村。2008年,浙江大学副教授叶明儿以省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村里。

“教师在学校要教好书,在地方必须要马上解决实际问题。”叶明儿走门串户,排摸村里的种植产业,和老乡们聊起家常。叶明儿发现,当地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的生态优势,非常适合种植高山茭白。他找来其他地区的优质茭白品种,对村民开展技术培训。他巧妙地设计了“茭鸭共生系统”,将水鸭放入茭白田地里进行养殖,进一步提升品质。

村民有些惊喜,原来种茭白也有奔头。村民有些感动,特派员一待就是10多年。在叶明儿的组织下,村里成立了茭白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楠溪源”。现如今,黄岙头村茭白种植规模1300多亩,仅此一项村民人均年收入就达2.8万元。乡亲们亲切地称叶明儿为“财神爷”,乡党委、政府授予他“功勋乡民”。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一项创新举措,旨在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现实科技难题和培训适用技能,方向正确。同年4月,浙江省首批科技特派员踏上征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10多年来,浙江省、市、县三级累计派遣科技特派员万余人次,高校教授、职教教师担当了主力。浙江农林大学教师斯金平带领张村乡村民种铁皮石斛,实现了山区“不砍树也能富”。浙江中医药大学教师程汝滨,把黄沙腰镇的中药材变成了“发财树”。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诸葛毅,给音坑乡搭建了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进乡入村的科技特派员建功立勋,被村民们誉为“番薯教授”“竹博士”“草药师”,催生出许多茶乡、竹乡、橘乡。为使帮扶工作扩面提效,特派员所在院校纷纷探索“校地合作”的长效机制。例如,浙江大学先后派出20名科技特派员服务龙泉乡村,学校又与龙泉市政府建立了新型农技推广机制,让高校院所最高端、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和技术直接指导农业生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村民富起来,乡村也要美起来。

2003年,浙江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拉开序幕。

现今的丰山村,已是海盐县的一个“景点”。而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李冬初来乍到时,它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农民房外立面老旧,村里没有专门的停车场,许多景点资源被荒废了。”

李冬用旅游景区的标准,给村里制定了一份“美丽规划”——以“灯,钟,茶,药”为核心要素,打造灯文化节庆区、茶文化休闲区、钟文化研学区、药文化养生区。其中,有几个项目被村委会誉为经典:恢复村里的一个战国编钟遗址,申报浙江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滚灯文化在县里打响品牌。

没出几年,丰山村的洁化、绿化、美化“三化”率达到98%,入选浙江3A级景区村庄。近一年接待游客18200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550万元。老村民刘喆豪不住地赞叹:“村里干净漂亮了,乡亲们休闲、玩乐的地方多了。节假日来的游客,让村子的人气更旺了。”

丰山村的蝶变绝非孤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牵头省内部分院校,开启了“师生助力全省万村景区建设”行动,累计对67个县(市、区)的286个村庄进行乡村旅游发展指导,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品质业态的景区化村庄,防止一窝蜂式的照搬照抄和大拆大建。94个村庄成功创建省3A级景区村庄,安吉余村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该成果是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50个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中唯一入选的学校案例。

做乡村人才振兴的“蓄水池”——

成立浙江农民大学

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到了上大学报考志愿的时候,长辈的一句话触动了应雨蓓:“在农村工作也挺好,毕竟你对农村熟悉。”

应雨蓓和浙江农林大学、仙居县农业农村局签订了三方协议,以一名定向培养生的身份进入浙江农林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习。专业对口农业,课程实操性强,尤其到了实习期就跟农民打上了交道。

毕业后,应雨蓓成为仙居县下各镇正式在编的一名农科员。走出农村的大学生又回到了农村,应雨蓓对现在的工作状态很满意:“大学里的知识得到了充分运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振兴乡村靠人才,人才还须扎下根。2012年,浙江在国内较早开展定向培养基层农技人员。招生对象要有意为基层农业事业服务,安排在高校招生的普通类提前录取,并与户籍所在县(市、区)农业部门签订定向就业协议。

学得实、成绩好、就业稳,浙江农林大学跟踪了几届毕业生后给出如是评价。在此基础上,浙江采用类似模式招收粮油储检人员、林技人员等领域的定向培养生,不少专业还是浙江省认定的涉农免学费专业。

2013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决定,依托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科研优势,成立浙江农民大学。在模式构架上,浙江农民大学阵容豪华:横向上,整合了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学等9家单位,实现人员、场地、师资等共建共享;纵向上,实行省、市、县三级构架,省级9个校区,市级11个分校,县级89家。不另起炉灶,整合各类涉农培训机构资源,采取大平台作业。

村民郁勤飞在自家的2亩土地上种起了葡萄,尽管效益不错,可一个普通农民缺乏先进种植技术和现代营销手段,生意始终做不大。

正当一筹莫展之际,郁勤飞看到了浙江农民大学的招生通知:不参加高考也能“上大学”,学费全免。还有这样的大学!郁勤飞激动地报了名。课堂上,敏锐的郁勤飞发现,课程方向紧贴市场动向,知识内容非常实用。“一起上课的农民同学文化层次差异大,但大伙都听得懂,没有一个逃课的。”郁勤飞说。

郁勤飞如期拿到了一张浙江农民大学的毕业文凭,学校还为他定制跟踪培养方案,大专家、大教授走进他的葡萄园现场授课。现在,郁勤飞成了义乌市的“葡萄明星”,是许多知名平台的重要供应商。

7年多来,浙江农民大学培育出60多万名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着乡村新业态、新模式的每一个进程。

做乡村文化振兴的“大先生”——

村校成了乡村的文化高地

一所学校给一个村子打上文化印记,正在绍兴市上虞区祝温村上演。

从地图上看,祝温村形似一个“大脚板”,设计过校徽的金近小学给村里设计了一个村徽,寓意为村民走在新时代。祝温村过去民风彪悍,“小打天天有,大打三六九”,金近小学参照自己学校的纪念馆,给村里设计了创业文化馆,展出“十佳和谐家庭”“十佳孝子女”,提振正能量。

在金近小学的结对下,祝温村有了第一首村歌、第一幅墙绘,办起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村子名气大了,不少文化创意公司登门推销文化服务,被村干部一一谢绝。“学校是乡村的文化高地,帮了我们20多年,功不可没,我们始终心怀感恩。”

记者走访了浙江的不少乡村,地方政府、百姓皆有此共识,村校是乡村的文化高地,是文化振兴的“大先生”。在浙江的广大农村,教育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结晶俯首可拾——

东海的大陈岛上,大陈实验学校学生用自己的劳作诠释着垦荒精神。

教育家斯霞的故乡斯宅乡,百年校史的斯民小学就是一部乡村变迁史和教育文化史。

江南水乡的乌镇旁,茅盾、王会悟的母校植材小学,开展了追寻先辈足迹的红色研学。

村校在行动,高校亦如是。

2018年,浙江发起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在全国率先探索出真题真做、“政校企村”四位一体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涌现了一批文化振兴的典型。

浙江财经大学团队在坪坑村完成了“守望文化馆”项目,给古村带去勃勃生机。浙江农林大学团队在石仓村重振地方老酒品牌。大赛还开辟出专项赛事,如临海村舍美丽庭院、兰溪乡村文化旧居赋能空间、瓶窑镇良渚文化创意等。

曾多次带队到村里举办“成人礼”的浙江财经大学教师刘亚辉告诉记者,村民从一开始的“看热闹”逐渐转向自愿自觉,愿意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不忘根本、清心明志。”

2020年底,这项大赛升格为全国赛,吸纳了更多高校前来参与。参赛高校从首届的54所增加到近500所,参赛师生从5000余人增加到4万余人,竞赛合作基地乡镇从6个增加到123个。通过大赛,更多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美丽乡村,教育点睛。未来的中国乡村,教育又是怎样的角色定位和存在形态?入选了浙江省首批数字社会未来教育重点场景的衢州市的余东村,正孕育着乡村教育的一场变革:村里的每一座老屋、每一块空地被充分激活,城区教师进村开发课程,城区学生进村体验农事,整座村就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场景,留住新乡人、归乡人、原乡人的浓浓乡愁。

共同富裕背景下的美好乡村教育,正阔步走来!

(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周飞 陈宁一 禹跃昆 蒋亦丰 张春铭 高众 执笔:本报记者 蒋亦丰 视频:周子涵)